KeAi Talks: Fundamental Research Serial Webinar 3
25 November 2022, 09:00 - 11:00
Time:
Friday, 25 November 9:00 -11:00 (Beijing time)
Agenda:
9:00 – 10:00
Topic: 二次电池中的锂键
Speaker: 张强 教授(professor)
Title: 清华大学教授
Angew. Chem.首届顾问编辑
J Energy Chem, Energy Storage Mater副主编
10:00 – 11:00
Topic: 太阳能燃料的光电化学转化过程
Speaker: 巩金龙 教授 (Professor)
Title: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
Host:
李景虹 教授(Professor)
Title: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,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,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
Registration link(Tencent)
https://meeting.tencent.com/dw/Rd8fKquhk1eg
Speaker Background:
主持人:
李景虹 教授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,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,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
求学经历及社会任职:
- 1991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学位
- 1996年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博士学位
- 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,化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,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
- 任 Soc. Rev., ACS Sensors, Biosensors Bioelectronics, Biosensors, Chemosensors, Small Methods等期刊编委
研究领域:
近年来致力于电分析化学、生物电化学、单细胞分析化学及纳米电化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。
学术成就及荣誉:
- 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.,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, Nature Protocol, Am. Chem. Soc., Angew. Chem., Anal. Chem.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
- 2015-2021年连续入选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
- 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、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等
主讲人:
张强 教授
清华大学教授
求学经历及社会任职:
- 2004年清华大学 学士
- 2009年清华大学 博士
- 2009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博士后
- 2010年德国马普协会Fritz Haber研究所博士后
- 2011-2017年清华大学副教授
- 2017年-至今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
- 2019年-至今 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,人才办副主任,组织部副部长
研究领域:
长期从事能源化学与能源材料的研究。近年来,致力于将国家重大需求与基础研究相结合,面向能源存储和利用的重大需求,重点研究锂硫电池的原理和关键能源材料。提出了锂硫电池中的锂键化学、离子溶剂复合结构概念,并根据高能电池需求,研制出复合金属锂负极、碳硫复合正极等多种高性能能源材料,构筑了锂硫软包电池器件。这在储能相关领域得到应用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发表论文300余篇,h因子140,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。担任国际期刊Angew. Chem.首届顾问编辑、J Energy Chem, Energy Storage Mater副主编,Matter,化工学报等期刊编委。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专项专家组副组长。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、化工学会基础科学一等奖等学术奖励。2022年10月12日,人民日报报道了《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张强:“我们的研究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”》。
巩金龙 教授
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
求学经历及社会任职:
- 2008年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化学工程系博士
- 2010年 美国哈佛大学George Whitesides实验室博士后
- 2010年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- 2019年 天津大学副校长
- 2012年 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
- 2021年 中国化工学会会士
- 2021年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
研究领域:
主要从事多相催化、能源化工应用基础研究,在烷烃脱氢、人工光合作用和CO2转化与利用等领域取得系统研究进展。
学术成就及荣誉:
- 2012年 国家首批“万人计划”入选者
- 2015年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
- 2016年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
- 2016年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(基础前沿类)首席科学家
- 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(第一完成人)
- 2019年 科学探索奖
- 2019年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—特别奖
- 2021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负责人
- 在Science、Nature Nanotechnol、Nature Energy、Nature Rev.、Nature Rev. Mater.、Sci. Adv.、Nature Commun.、J. Am. Chem. Soc.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340余篇;申请美国、中国发明专利120余项